报考信息 免费提醒

教师资格证作文议论文写作范例,好作文要这样写

2020-02-18 09:21:35

来源:

点击量:781

教师资格考试中经常会写作文,而其中议论文是常见的一种形式。想要写好议论文一定要掌握好的论证方法,那么怎样使用论证方法写出好的作文呢?


今天给大家带来5篇议论文写作范例,赶紧收藏起来吧!


教师资格考试作文议论文范例


范例一

论点:打好基础是成就事业的前提。

原论据: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,当你画了一个,再去画另一个时,形态又不同了。即使同一个蛋,从不同的角度去看,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。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,才能画出更好的画。”老师的谆谆教导,告诉达•芬奇一个真理,基本功训练很重要。达•芬奇遵照老师的教诲,孜孜不倦地练习基本功,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。 

采用因果法:由于达•芬奇在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,练好了厚实的基本功,为他今后从事绘画 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所以他日后才会创作出《蒙娜丽莎》、《最后的晚餐》等美轮美奂的世界级的巅峰之作,他的名字也随着因他杰出的画作而不朽。万丈高楼平地起,这也是达•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意义所在。 

采用假设法: 试想,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,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,不能发现创 作对象随着光影、色调的变化而变化,不能认识到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”,他能 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《蒙娜丽莎》吗?那“神秘的微笑”绝不可能是信手抹出来的。干什么事,都要从打基础开始,这实乃是成就事业的前提! 

范例二

论点:一个人的才能在优秀的集体中才能得以充分发挥。

原论据: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。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,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,庞涓嫉妒他的才能,表面恭敬,内心却狠毒,多次向魏王进谗言,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,不得展其才志。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,费尽心力,将孙膑请到齐国,委以重任,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。

采用对比法:同是孙膑,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?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。在魏国,庞涓只为私利,妒贤嫉能,魏王昏庸,偏听偏信,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。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,如何施展大志呢?而齐王任贤用能,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,因而上下齐心,孙膑在此,可说计出即行,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。可见,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。

范例三

论点: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。

原论据:余秋雨写作《文化苦旅》一书,我们不必说他要游历无数山川的艰辛,单以仅两千五百字的《沙原隐泉》为例,他在敦煌的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入茫茫沙山,在炎炎烈日下、茫茫大漠中去寻找自然之奇观,然后又一个人跌跌撞撞地下山。这样,余秋雨描绘出了鸣沙山壮观而又细腻的美。

采用假设法和因果法:试想如果他不亲自走进沙漠爬上沙山,怎能写出那富有生命色彩的独特文字?他不去体验游历的艰辛,怎会有那振聋发聩的撼人心声?(假设法)正是因为他知道只有付出艰辛,忍受炎炎烈日的煎熬,才能描绘出鸣沙山独特的美,才能获得旅途中独有的体验,因此他才能深入险远的地方,才使得他笔下的《文化苦旅》表现出强大的思想力度、丰厚的文化内涵、深沉凝重的历史感,这都是他辛苦付出、亲历亲为的结晶!(因果法)

采用条件法和因果法:游历名山大川,深入其中去体察、感悟,去探究其历史文化价值,才会有惊世的佳作产生,而这一切离不开艰辛的跋涉,躲不掉时有可能的危险。(条件法)正是因为余秋雨懂得这些, 他才能忍受炎炎烈日的煎熬,才能深入险远的地方,获得旅途中独有的体验,描绘出鸣沙山 独特的美。“窥一斑而知全豹”,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他笔下的《文化苦旅》为何能表现出强 大的思想力度、丰厚的文化内涵、深沉凝重的历史感,这都是他辛苦付出、亲历亲为的结晶啊!(因果法) 

范例四

莫让浮云遮望眼

    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几百年前,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,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,切不可让其他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视。

    宋人的墙为雨淋坏,儿子与邻翁对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:“修好墙,以防盗。”盗贼果真光顾后,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,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。同样的提醒,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,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!

    自古以来,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。“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。”诚然,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,然而。在认知事物本质上,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。国外科学家曾做过试验,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相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,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。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,生活的耳濡目染对个人的影响可见一斑。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。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?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。西晋王室广封王,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,殊不知诸公之中良莠不齐,终于导致八王之乱、五胡乱中原的下场。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谡偏爱有加,忘却先主对马谡“华而不实”的评价,委以重任,终使《出师表》空有“真

名世”,也不免“长使英雄泪满襟”。

    如今,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,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?可见,认知事物,为人处世,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,危害大矣!
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最高层。”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,身在高处,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。岳家军威震四海,正是由于岳飞超越亲情,以军规处罚岳云,军风大肃,有了“撼泰山易,撼岳家军难”的美谈。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谡,以肃军纪,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。

    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。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做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。

    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做出,然而,三思而后行,从多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。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“回避”和“协商”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?


    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,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,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。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,摆脱情感羁绊的我们,或许可以长吟:“莫让浮云遮望眼!”

范例五

树立正确人才观,因材施教促发展 

    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,他们的行为对于培养学生成才至关重要。即使我们不 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著名科学家,但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,让孩子们焕发出属于自 己的光彩。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,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,促进学生发展。

    教师不仅是教学目的的贯彻者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、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, 而且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。能否把学生培养成才,关键因素是教师。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、自学成材,原是一名书籍装订工。是戴维的大力推荐,才让他 有机会进入皇家学院实验室;是戴维引导他进入欧洲的科学界,才让他有了成为优秀物理学 家的可能。正是戴维对于法拉第的发现和培养,成就了科学史上一颗伟大的新星。 

   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,试图通过讽刺、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,让学生 立刻就改掉缺点,顽石马上变美玉。对于成年人来说,讽刺和处罚有时候的确会起到令人觉 醒、催人上进的作用。但这种方法,不能用来督促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。讽刺挖苦可能给学 生贴上“差生的标签”,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,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。也有一 些教师过早地判定部分学生不能成才,放弃了对他们的耐心培养,任由这些学生向厌学的方向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教育的意义,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,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学术精英。正如清朝顾嗣协说:“骏马能历险,犁田不如牛;坚车能载重,渡河不如舟;舍长以就短, 智者难为谋;生材贵适用,慎无多苛求。”一个班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。如果我们能发现、 发挥或发展一个学生的长处,那他就可能扬长避短、成为有用的人;如果我们过分挑剔、指 责或攻击他的短处,那他就可能自暴自弃、成为一无是处的人。

    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。遵循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、标准全面、人人成才、特色成才的理 念,化泥土成砖瓦、锻矿石成钢材、变树木成栋梁,皆为有用之材。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、 培养人才。教师需要用雪亮的眼睛发现和放大学生的闪光点,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 接受教育,使学生保持进步的动力。教师可采用新奇引趣法、活动启示法、动手操作法、质 疑探究法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,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。只有这样,学生才会学有 所成、学有所得。

    只要教师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待学生、用平等的心态尊重学生、用宽容的心 胸对待学生、用真切的感情欣赏学生、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,就一定能在学生的心底激发 出前进的动力。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,都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。

最后提醒大家:把字写好,保持卷面整洁,不要乱涂乱抹,干净的卷面可以给你的作文锦上添花的。

上一篇:教资笔记丨3分钟掌握学习动机理论

下一篇:教育心理学丨选择题、客观题高频考点

快速导航